1、 填料更換:
當填料磨損到泄漏不能控制的程度,建議更換填料。
首先旋下螺母,取下壓蓋,用夾子或鉤子取出填料和水封環,然后徹底清洗填料函體。檢查軸套并更換磨損了的軸套。重新裝上新的填料,請參照前述的“填料安裝”。
2、 機械密封更換:
以設備運轉的最初幾個小時,應檢查機封情況。一般短時間后,密封的泄漏應逐漸減少。但如果泄漏逐漸加大,通常說零件有破損,需更換機封。
為更換機械密封,泵應拆卸,然后取下機械密封零件,換上新品。壓蓋也應徹底清洗,并換上新“O”型圈。
從動端機械密封更換順序:
a、卸下軸承端蓋,松開鎖緊圓螺母,取下軸承;
b、取下軸承體和擋水圈套;
c、取下壓蓋螺栓和壓蓋;
d、取下軸套和“O”圈套;
e、取下帶機械密封部件的軸套;
f、將動環在軸套上的位置劃上標記線,然后從軸套上取出來;
g、在軸套上裝上新的機封零件,并調整到劃線位置;
h、在軸上裝上軸套、“O”型圈、安裝壓蓋及壓蓋螺栓;
i、安裝軸承襯套、軸承、擋水圈和鎖緊螺母并擰緊;
j、安裝軸承體、軸承端蓋、裝上螺栓。
3、 拆卸泵的順序:(請參考泵的結構圖)
a、斷開電源接頭;
b、斷開聯軸器;
c、停止泵的其他輔助系統的工作;
d、拆下任何可能妨礙拆下的輔助管道;
e、排出泵體內的水;
f、旋下填料壓蓋螺母,取下壓蓋;若使用機封,需取下壓蓋螺栓;
g、卸下中開面螺栓;
h、卸下泵蓋;
i、取下軸承體螺栓;
j、吊下轉子部件,放在架上;
k、卸下鎖緊聯軸器的圓螺母;
l、卸下聯軸器;
m、卸下軸承襯套;
n、取下葉輪擋套,“O”型圈、水封環、填料及填料襯套或卸下帶機封的軸套(用機封時),圖二結構須先取下軸套處圓螺母;
o、取下泵體口環;
p、取出葉輪、鍵。
4、 零件檢測:
更換標準的泵體口環,同時應全面檢查軸承,看是否有疲勞痕跡,如有,請更換。
機械密封檢驗:
a、檢查動環和靜環的密封面是否有磨損或裂痕;
b、檢查“O”型圈是否損壞,檢查所有墊片、彈簧;
c、安裝機封情參照“機械密封更換”進行。
泵體泵蓋中開面檢查:
由于泵體、泵蓋中開面密封用密封墊或膠密封,因此,對中開面的膠必須清理干凈,確保重新裝配時的密封效果。
5、 泵重新組裝:
a、裝上葉輪鍵,將葉輪裝在軸上,再在葉輪上套上泵體口環;
b、裝上葉輪擋套、軸套、“O”型圈、填料護套、水封環及軸套處圓螺母(圖二結構)、填料;
c、裝帶機封的泵時,將裝好機封的軸套、壓蓋裝于泵上;
d、裝擋水圈、油封、軸承壓蓋和軸承體;
e、將裝好軸承的襯套一起裝在軸上;
f、在軸的從動端裝上鎖緊圓螺母、端蓋墊和軸承端蓋;
g、在軸的驅動端上端該墊、軸承端蓋、聯軸器和鎖緊圓螺母;
h、吊轉子部件致于泵體內;
i、確定泵體口環與銷的位置是否正確;
j、裝上軸承體的螺栓;
k、在泵體的中開面上加裝密封墊并均勻的涂上密封膠;蜜封墊由0.2
l、裝上泵蓋和中開面螺栓,并均勻對稱的擰緊螺栓。請檢查轉子轉向間隙,該間隙應在
n、把擋水圈裝在離軸承體1
o、裝聯軸器柱銷,檢查與電機的同軸度,如有必要應進行調整。
可能發生故障及其解決方法
故障 |
原因 |
解決方法 |
1、水泵不吸水、壓力表及真空表的指針在劇烈跳動 |
注入水泵的水不夠,水管與儀表漏氣。 |
再往水泵內注水,擰緊或堵塞漏氣處。 |
2、水泵不吸水,真空表指示高度真空。 |
底閥沒有打開或已污塞吸水管,阻力太大,吸水高度太高。 |
校正或更換底閥,清洗或更改吸水管,降低吸水高度。 |
3、看壓力表,水泵出水處是有壓力而水泵仍不出水 |
出水管阻力太大,旋轉方向不對,葉輪污塞,水泵轉速不夠。 |
檢查或縮短水管及檢查電機轉向,清洗葉輪,增加水泵的轉速。 |
4、流量低于預計 |
水泵堵塞或密封環磨損過多,轉速不夠。 |
清洗水泵及管子,更換新的密封環,增加水泵轉速。 |
5、水泵消耗的功率過大 |
填料壓蓋太緊,填料函發熱,葉輪損壞,水泵供水量增加。 |
擰松填料壓蓋或將填料取出來打方一些,更換葉輪、關小閘閥以降低流量。 |
6、水泵內部聲音反常,水泵不上水 |
閘門開的太大,吸水管內阻力過大,吸水面高度過大,在吸水處有空氣滲入,所壓蓋的液體溫度高。 |
關小閘閥以減少流量,檢查泵吸水管,檢查底閥減小吸水高度,擰緊或檢查堵塞漏氣處,降低液體溫度。 |
7、水泵振動 |
泵軸與電機軸不在同一條中心線上。 |
把水泵和電機的軸心線對準。 |
8、軸承過熱 |
沒有軸,水泵軸與電機軸不在一條中心線上,甩油環不旋轉。 |
加油,把軸中心線對準,檢查或清洗軸承體。 |